《行动计划》指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应坚持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随机监管和靶向监管相结合,根据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实施分类处置。
后续调查处理结果生态环境部和各地将及时向社会公开。生态环境部立即责成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已于今年5月完成行政处罚程序并在官网公开,对建设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广东省深圳航道事务中心分别予以罚款100万元和200万元。
对编制主持人兼主要编制人员予以5年内禁止从事环评文件编制工作的处罚,同时予以失信记分20分。刘志全指出,近期,生态环境部又集中向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六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移送了监管中发现的10项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线索,要求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落实了环评单位的直接责任,不管单位性质、大小,等量齐观。刘志全称,下一步,将对重点地区、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重点编制单位和人员加大环评文件复核力度,将2020年以来全国审批的环评文件全部纳入大数据智能校核,并继续推进环评信用体系建设
刘志全表示,今年3月份,《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在公示阶段被公众发现抄袭行为,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虚假等严重质量问题。落实了环评单位的直接责任,不管单位性质、大小,等量齐观。臭氧有何危害?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但超标的臭氧是无形杀手。
9月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工作年中推进会透露,下阶段,湖北省将重点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提升气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目前全省货运的80%仍依赖公路运输,柴油货车污染重,铁路和水路运输比例还需提升。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负责人说。经多年努力,除臭氧外,其他5项指标均逐年下降。
该厅大气环境处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我省臭氧导致污染天数逐年上升,虽目前暂落后于PM2.5,为第二污染物,但有逼近PM2.5的趋势。国务院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至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重点,2018年至2020年蓝天保卫战以治理PM2.5为主,下阶段将更注重臭氧防治。
晴空万里,没有雾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却依然显示污染。导致臭氧生成有两大来源:一为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方案明确,将推动重点工业园区综合治理、重点排放企业深度减排等。7月底,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积极应对夏秋季臭氧污染工作方案》。
为何防臭氧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7月,在有利气象条件下,全省13个纳入国家考核城市臭氧浓度虽同比下降,但较2015年仍有一定幅度上升,臭氧已成为影响我省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臭氧从哪来臭氧本就存在于自然界,是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90%以上的臭氧在平流层,离地面10千米至50千米,可有效阻挡紫外线辐射。优化能源结构,多发展清洁能源。因此,我省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臭氧生成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
和PM2.5相比,臭氧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可感知,防治压力更大,更需每位居民提高防范意识,共同努力。臭氧污染,一般从每年4月开始,持续至10月。
该厅大气环境处负责人说,日照强、温度超过30℃、云量少、风力弱、湿度小于75%,极易滋生臭氧。明年1月1日起,我省表面涂装、印刷等行业将执行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
二为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燃煤、炉窑和机动车排放等。据介绍,治理臭氧的长远之策,仍是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重工业占比。如果臭氧在近地面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它可以刺激人的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如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还会破坏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致使胎儿畸形。臭氧怎么治据介绍,针对当前臭氧污染问题,湖北省将重点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原来,是臭氧在作怪。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由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6项指标构成截至目前,全省建有船舶污染物接收固定设施3271个,移动设施134个。
据介绍,船舶产生的污染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长江大保护,船舶与港口污染不容忽视。
目前,宜昌市夷陵服务区已打通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最后一公里。2018年,全省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
在这里,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将输送管道接上岸边环保趸船后,船上的生活污水和污油,分别随管道进入趸船底舱,再顺着管道分流到岸上的污水中转池、储油池等设施,并与环卫部门、污水处置企业、油污处置企业等有效衔接。同时,建立船舶污染物船岸交接制度,推动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的衔接和协作,船舶垃圾分类纳入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处置。今年,国家四部委发文,联合开展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重点解决船舶污水收集处置装置配备不到位和不正常运行、垃圾污水偷排入江等突出问题。省交通运输厅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湖北省2853艘400总吨以上船舶已完成船舶污水收集处置装置,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已覆盖全省营运码头。
在此基础上,该厅正加大船舶污染物排放监管力度,检查船舶6519艘,累计查处偷排、超排船舶16艘。据悉,湖北省已在武汉、荆州、黄石等地建设船舶生活污水及垃圾集中上岸点,同时加大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理装置改造力度。
长江干线非法码头专项整治、长江汉江港口岸线清理整顿和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是十大战役重要内容,由该厅牵头加快推进。该厅要求,营运码头配置固定或移动接收设施,接收船舶污染物
记者获悉,目前已有不少汽修企业签署响应夜间错峰涂装倡议书。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环境效益持续释放,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严格执行VOCs无组织排放标准,以规范治理措施、稳定达标排放为立足点,强化落实夏季重点时段VOCs排放企业执法检查,加大无组织排放问题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多部门每周联合开展打击劣质油品专项巡查,共查获案件344起,查扣流动加油车356辆,查扣油品127批次,共计139.4吨。开展渣土运输夜间集中整治346次,查处抛洒滴漏等扬尘问题143起,处罚45万余元。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值90百分位数浓度为1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各部门、各区共同努力下,苏州完成年度治气项目1609个,完成率59.37%。连日来,江苏省苏州市蓝天白云的景象走红朋友圈,不少市民惊呼苏州蓝美爆了。
同时,紧盯国控点所在区域微环境治理、点位长责任落实、10个乡镇(街道)挂牌督办等任务措施的推进实施,加强定期跟踪督办,切实提升区域精细化管理水平。苏州印发《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方案》,重点检查石化、涂装、化工、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五大行业,以及工业企业集群和重点VOCs排放大户企业,共检查企业760家,发现并整改问题企业59家,拟对1家通过无组织便携式仪器检测确认超标企业立案处罚。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多部门协作,臭氧治理攻坚部分任务提前完成苏州作为工业强市、经济大市,无论是燃煤总量、工业总量,还是机动车总量、在建工程总量,都位列全国同类型城市前列,大气污染源基数大、种类多,具有区域性、复合型的特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